第三期:不同位置的跑動距離有“多少”?
2023-09-15 17:46
本系列的前一篇文章從整體上分析了球隊的體能表現,而這篇文章進一步分析體能數據,以探索球員的體能需求和他們在球隊中的不同位置之間的相互作用。
重點
數據顯示,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中場和防守型中場的總跑動距離最高,中后衛的總跑動距離最低。
與中后衛和中場等中路位置球員相比,邊路位置的球員,如邊路中場和邊鋒,高強度跑動距離更長。
象限圖強調了各種位置所在的特定象限,但每個位置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不同位置的基準化分析
足球科學文獻中的一個共同發現是,球員的體能需求高度取決于他們在球隊中的位置。大多數研究使用寬泛的類別來定義球員在場上的位置,如后衛、中場和前鋒。但實際上,這其中甚至包含著一些區分明顯的子類別(例如,中場可以分為中路和邊路)。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體能分析首次將球員分為八個高度專業化的場上位置:
中后衛(CB)
邊后衛/邊翼衛(FB/WB)
防守型中場(DM)
中場(CM)
進攻型中場(AM)
邊路中場(WM)
邊鋒(WF)
中鋒(CF)
請注意,是數據將這些位置區分開來,而非作者進行的區分。
中場v中后衛
足球從業者可以利用表1-3中的數據,從體能的角度有效地分析每個位置。表1顯示,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中場和防守型中場的跑動總距離最長,中后衛的跑動總距離最少。中場球員在世界杯比賽中覆蓋了最多的場區,他們在比賽中的控球階段和非控球球階段都很活躍。克羅地亞的布羅佐維奇和突尼斯的斯基里在世界杯比賽中的總跑動距離超過了13公里(表1)。

表1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每個位置各場比賽中跑動總距離的比較。將90分鐘以上的比賽做了標準化處理(排除了守門員和加時賽)

表2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每個位置各場比賽中高強度跑距離的比較。將90分鐘以上的比賽做了標準化處理(排除了守門員和加時賽)

表3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沖刺跑距離各場次間的比較。將90分鐘以上的比賽做了標準化處理(排除了守門員和加時賽)
相比之下,中后衛主要在非控球階段較為活躍,總跑動距離較少。但是,由于對國際級中后衛的要求不斷變化,他們需要頻繁地從守門員處接球,從后場組織進攻,或從中場球員處接球,開始或重新組織進攻。
進一步分析原因可知,對手的水平和比賽效率也會對中后衛的跑動情況產生影響。例如,威爾士的邁帕姆是整個賽事中跑動距離最多中后衛(表1)。這一數據是在對陣美國隊的比賽中出現的,可能是因為美國隊在這場比賽中頻繁進攻推進和進入威爾士的防守三區。相比之下,巴西中后衛席爾瓦在對陣瑞士的比賽中總跑動距離最少。這可能是由于巴西隊在整場比賽中占據進攻優勢,且瑞士隊進攻缺乏威脅所致。
邊路球員v中路球員
表2和表3展示了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不同位置球員高強度跑動距離。與中后衛和中場等中路位置球員相比,邊路位置球員,如邊路中場和邊鋒,高強度跑動距離顯然更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一是邊路位置球員身體特征好于中路位置球;二是邊路位置球員在邊路有更大的空間來加速進而達到更高的速度。例如,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邊路中場球員提供了更強的防守和進攻以及寬度上的平衡,這使得他們可以沿著邊路進行更多高強度的跑動。
相反,中后衛和中場在人員高度密集的球場中路活動,這限制了他們以較快速度加速進入空當的能力。表4支持這一論斷:世界杯上最快的十次沖刺(其速度都超過了35公里/小時)主要是由邊路位置的球員完成。該圖還突出了比賽中一些最快球員的最高速度在比賽中的變化。在“為什么”部分提出的案例研究也將增加更多的細節,因為它們將通過戰術的角度來看待每個位置的體能需求。

表4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速度最快的十次沖刺以及各場次間比較。(黃色點標識每場比賽,紅線則是平均值)
不同位置象限分析:總距離與強度
表5-7中的象限圖將特定的后衛、中場和前鋒位置相互比較,來獲得更多信息。
后衛
表5顯示,中后衛主要占據圖表左下角的位置,他們的跑動總距離和高強度跑距離通常都較少(總量低且爆發次數少)。然而,這個位置的體能表現特征存在一些較大的個體差異(范戴克v瓦迪奧爾)。邊后衛/邊翼衛的表現主要在象限的左下角和左上角,這意味著這個位置的總跑動距離通常較低,但高強度跑的距離則變化不一(總量低但爆發次數有所差別)。同時,這個位置上的個別球員體能表現突出(羅賓遜v埃爾南德斯v哈基米)。

表5 2022卡塔爾世界杯上,防守隊員總跑動距離v高強度跑動距離,對90分鐘以上的比賽進行了數據標準化處理(排除守門員和加時)。十字準線基于所有位置的平均數據繪制。
中場
防守型中場球員分布在象限圖的右上角和右下角,這說明這些球員的總跑動距離很長,但高強度跑的距離會有一定的差異(總量大但爆發次數差異較大)。由圖可見,兩名世界級防守型中場有突出表現(阿姆拉巴特v卡塞米羅)。表6直觀地顯示了中場的跑動分布,主要位于象限圖的右上角和右下角(高跑動量,爆發性跑動次數有差異)。
以英格蘭的貝林厄姆這樣的B2B中場為例,他們的總跑動距離以及高強度跑距離都很長;克羅地亞的莫德里奇、阿根廷的馬克-阿里斯特或比利時的維特塞爾的比賽體能表現則相對較低。邊路中場球員主要位于象限圖的右上角,他們的總跑動距離和高強度跑動距離均較多。但是,同一位置的比利時的卡斯塔涅和阿根廷的迪馬利亞這樣的球員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進攻型中場在象限圖中的位置并不明確,從體能表現特征角度來看是球員個人差異最大的位置,個別隊員處于象限圖中完全不同的位置(孫興慜v格里茲曼)。

表6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中場隊員總跑動距離v高強度跑動距離。對于90分鐘以上的比賽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排除守門員和加時賽)。十字準線基于所有位置的平均數據繪制。
前鋒
表7展示了前鋒的位置,并強調大多數邊鋒和中鋒的總體比賽總跑動距離較低和/或爆發次數較多,因此這些球員主要位于象限圖的除了右下角象限之外的部分。英格蘭的凱恩和塞爾維亞的米林科維奇-薩維奇則是例外,因為他們在比賽中的總跑動距離相當大,但高強度跑動距離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最偉大的前鋒中有3人位于象限圖的左下,這意味著他們的總跑動距離和高強度跑動距離都較低,梅西、姆巴佩和萊萬多夫斯基。
這有可能表明,這些前鋒有超強的比賽智慧,因此在比賽中對何時進行更高強度的行動有極強的選擇性,以保持他們的技術和戰術的敏銳性。此外,考慮到在球隊中比賽位置,他們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自由來發揮并分配自己的體能。關于“為什么”這些位置比賽體能表現的戰術原因,將在本分析的后面部分進行探討。

表7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前鋒的總跑動距離vs高強度跑距離,超過90分鐘比賽的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十字準線基于所有位置的平均數據繪制。
由中國足協技術部組織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師生編譯自FIFA Training Centre,原文作者為保羅·布蘭德利博士。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原文鏈接:
https://www.fifatrainingcentre.com/en/fwc2022/physical-analysis/what-distances-did-various-positions-cover.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