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邊路區域的使用:更多進球來自于傳中
2023-07-20 15:00
隨著中場防守在2022世界杯成為各球隊在非控球狀態的主要選擇,球場邊路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利用,一些球隊在利用這一空間創造機會方面展現出很高的效率。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比賽,通過傳中打進了45球,2018年世界杯這一類型的進球只有25個。此外,通過傳中的射正次數也比2018世界杯增加了12%(圖1)。
傳中的進球效率(傳中形成的射正與進球之間的百分比)從2018年的12.6%增加到2022年的20%,這意味著卡塔爾世界杯上每5次源自傳中的打在球門范圍內的射門,就能轉化為1個進球。
國際足聯全球足球發展負責人溫格指出,這一趨勢需從防守方面尋找原因,因在比賽中防守方更多采用了中場防守的戰術,導致進攻方選擇了更多的邊路進攻和傳中。
英格蘭隊通過傳中打進6球,是本屆比賽之最(而2018世界杯該項數據為0)。荷蘭隊攻入5球(2018世界杯未能晉級決賽階段),法國隊以4球排名第三(2018世界杯1球)。西班牙隊和加納隊均通過傳中攻入3球(圖2)。

圖1 2022年世界杯,通過傳中射正的次數總計221次,比2018世界杯的198次增加了12%

圖2 英格蘭(6)、荷蘭(5)和法國(4),是在2022世界杯傳中進球最多的3支球隊
傳中位置
與2018年相比,2022年世界杯從兩側邊路制造的進球均顯著增加。2022年世界杯中右側和左側傳中分別制造了18個和14個進球,這一數字在2018俄羅斯世界杯中只有4個和6個。相比之下,從罰球區內左右兩側傳中形成的進球數變化不大。

圖3 2022、2018年世界杯罰球區內外兩側傳中進球對比
技術調研組成員、1990年世界杯冠軍球員克林斯曼認為,“使用密集防守的球隊,難以將邊后衛解放出來去阻止傳中。幾年前,邊后衛重要的防守職責之一是阻擋傳球。如今,由于球隊在中場和后場防守時均以密集防守為主,邊后衛的首要任務便是靠近中后衛以保護內部空間。如此,便較難快速移動到邊路區域阻止攻方傳中,或者對傳中球員施加足夠的壓力以降低傳中質量。”
當球隊進行后場深度防守時,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即如何對有球球員施加足夠的壓力,以阻止或影響對手從其他區域進行傳中。如果后衛離開防守位置,可能會暴露空間被對手打穿。然而,留在陣型內,不給持球隊員施加壓力,使他們更容易向罰球區內輸送高質量的傳中。
視頻1 格列茲曼(法國隊)從左邊路送出高質量的傳中球,吉魯一腳觸球將球打進。
視頻2 博古伊斯(荷蘭隊)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從容地在右邊路早期傳中,送出恰到好處的一球,韋霍斯特一蹴而就。
視頻3 德容有充分的時間完成一次完美的早期吊球傳中,配合加克波同樣完美的跑位和一腳觸球得分。
克林斯曼認為,這在未來仍將是教練們的一個難題,需要考慮如何將邊后衛從防守陣型中解放出來,使其有時間在邊路區域進行針對性的防守。另一方面,對于進攻隊員來說,這一發展則帶來了巨大機會。因為現在的中后衛更習慣于防守正面來球,而非邊路來球。這意味著如果前鋒球員具備出色的移動和短時間內迅速把握機會的能力,會將高質量的邊路傳中轉化為得分機會。”
傳中類型
國際足聯對傳中球界定了六種類型:內旋傳中(轉向球門)、外旋傳中(轉離球門)、平快傳中、吊球傳中、倒三角傳中及精準推傳。
在傳中類型上,2022年世界杯與2018年相比,最大變化體現在精準推傳和平快傳中兩種類型上。精準推傳是指從任何傳中區域,用腳內側或腳外側將球傳出,球速適中,具有極強的意圖和準確性。平快傳中是指從邊路用較大力量將空中球或地滾球傳到中路區域,由于需要較快的球速,因此球的運行軌跡傾向于直線。
精準推傳的次數,從2018世界杯的210次增加到2022世界杯的289次,增加了38%,由此形成的進球從2018年的4個上升到2022年的10個。同時,吊球傳中的進球數也有相同幅度的增加。而平快傳中數量從2018年的419個減少到2022年的222個,減少了47%。

圖4 2018、2022年兩屆世界杯,不同傳中類型制造的進球數
通過數據分析還顯示出,倒三角傳中進球的數量則有所增加,2022年世界杯制造了7個進球,而2018年世界杯只有2個。倒三角傳中是指從靠近球門線的地方向斜后方的傳中,目標是罰球區的隊友。
視頻4 英格蘭隊的亨德森接隊友倒三角傳中后攻入一球。
視頻5 阿根廷隊的阿爾瓦雷斯接梅西倒三角傳中后攻入一球。
視頻6 英格蘭隊的福登送出的精準推傳幫助薩卡攻入一球。
視頻7 奪回球權后,福登接凱恩平快傳中攻入一球。
視頻8 西班牙隊的莫拉塔接精準傳中后攻入一球。
視頻9 法國隊的姆巴佩接登貝萊內旋傳中攻入一球。
視頻10 加納隊的喬丹·阿尤送出的恰到好處的內旋傳中幫助庫杜斯攻入一球。
邊路進攻所花費的時間和效率
2022年世界杯參賽球隊中,韓國隊在邊路區域的控球時間比例最高(13.5%),塞內加爾隊次之,亞軍法國隊以12.4%排名第三。整屆賽事,每場比賽球隊在球場邊路的平均控球時間為4.1分鐘。在前十名中,有7支球隊在邊路展開進攻的時間占比最高并進入了淘汰賽階段。有趣的是,在晉級四分之一決賽的8支球隊中,英格蘭隊在邊路區域的控球占比最低,但他們通過傳中形成的進球最多。

圖5 2022年世界杯邊路控球時間占比
2022年世界杯冠軍阿根廷隊則用較少的行動進行控球,并從邊路區域創造傳中機會。通過有效的傳球和控球,阿根廷隊能夠延長對方從中路防守到邊路防守的切換時間以此增加防守難度,從而提高本方的進攻效率。
此外,本屆賽事邊路控球的平均值為每90分鐘77次,八強球隊中有7支球隊的表現要高于這個值。阿根廷和法國在決賽中都完成了高比例的傳中,并將其轉化為進球機會或進球。

圖6 2022年世界杯,球隊在邊路區域的進攻表現
通過傳中獲得機會
在本分析中,若傳中球到達預定目標,則被視為成功或完成。2022年世界杯的平均傳中完成率為28.9%,在成功次數中轉化為直接射門的平均比例為59.7%。
阿根廷和法國在傳中完成率和高射門轉化率方面的排名都優于平均水平,這兩隊和巴西隊是八強球隊中僅有的三個入圍這一排名的球隊。加拿大、加納、韓國和比利時隊在這兩項指標上的排名也高于平均水平。
英格蘭隊通過傳中打入6球,是傳中進球最多的球隊,有著較高的射門轉化率,但其在傳中完成率方面卻略低于平均水平。有趣的是,通過傳中進球第二多的荷蘭(5個)也在這個類別中,殺入半決賽的摩洛哥隊也是如此。西班牙、美國、喀麥隆、丹麥、瑞士、澳大利亞、烏拉圭和塞內加爾也被歸入這一類別。
德國、波蘭、葡萄牙、威爾士、日本、厄瓜多爾和卡塔爾都在高傳球完成率/低傳中射門轉化率的類別內,而克羅地亞、墨西哥、伊朗、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突尼斯和哥斯達黎加都在低傳中完成率/低傳中射門轉化率類別中。

圖7 2022年世界杯傳中完成率/傳中-射門轉化率
傳中時罰球區內的球員數量
英格蘭隊是2022年通過傳球進球最多的球隊,當球從邊路區域傳到罰球區時,其在對方罰球區內的平均人數為(3.84)位居第二,平均每90分鐘有28次進入罰球區。
比賽中在罰球區內的球員平均人數為3.3,巴西隊最高,為3.88。卡塔爾和波蘭的人數最少。作為決賽對手的阿根廷和法國隊在這個指標上都低于賽事平均水平。德國、西班牙和巴西隊在每90分鐘內通過邊路傳中的進攻方式進入罰球區的人次最多。

圖8 2022世界杯傳中進攻中,進入守方罰球區的人次對比
相比之下,通過傳中打入5球的荷蘭隊是在球到達罰球區時,罰球區內球員平均人數最少的球隊之一(3.2)。通過傳中打入4球的法國隊,在球進入罰球區后,也有平均3.2名球員在罰球區內,顯示了高效率和傳中找到目標球員的能力。
視頻11 盧克·肖傳中時,英格蘭隊有五名球員在罰球區內。
視頻12 當曹圭成在后點接隊友傳中得分時,韓國隊有四名球員在罰球區內。
總結
·隨著2022年世界杯中場防守作為各球隊非控球時采用得越來越普遍的策略,球場邊路有了更多可利用的空間,一些球隊在利用這些空間創造機會方面展現出一定效率。
·2022年世界杯上有45球通過傳中打進,而2018年世界杯只有25球。此外,接傳中射門的次數也增加了12%。
·傳中進球率從2018年世界杯的12.6%提高到2022年世界杯的20%,這意味著在本屆世界杯上,五分之一的傳中都會轉化為進球。與2018年世界杯相比,右路(+14球)和左路(+8球)傳中的進球數量顯著增加。
·與上屆世界杯相比,2022年世界杯精準推傳增加了38%(+79次),而平快傳中減少了47%(-197次)。此外,倒三角傳中制造的進球數量也有所增加,從上屆世界杯的2球增加至本屆的7球。
·2022年世界杯上最成功的球隊在邊路控球推進并制造傳中機會的行動較少。
·每當傳中進入罰球區時,罰球區內的平均球員人數為3.3人,而每90分鐘通過邊路傳中攻入罰球區的平均次數為26.5次。
·進入決賽的兩支球隊的傳中成功率和傳中射門轉化率均較高,且阿根廷隊和法國隊在傳中進入罰球區時區域內的球員數量均較少,這一數據凸顯了兩隊的效率。
由中國足協技術部組織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師生編譯自FIFA Training Centre。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原文鏈接:
https://www.fifatrainingcentre.com/en/fwc2022/technical-and-tactical-analysis/use-of-wide-areas.php